纯粹理性批判 第一章 纯粹悟性概念之图型说在对象包摄于概念之下时,对象之表象必须与概念为同质;易言之,概念必包有对象(包摄于此概念下者)中所表现之某某事物。此即所谓“对象包摄于概念下”之实际意义所在。故“盘”之经验的概念与“圆”之纯粹几何学的概念为同质之事物。盖后者中所思维之圆形,能在前者中直观之也。但纯粹悟性概念与经验的直观(实与一切感性直观),全然……继续阅读 » 尚仁 2年前 (2023-03-31) 938浏览 0评论0个赞
纯粹理性批判 第二卷 原理分析论普泛逻辑乃根据一“完全与高等知识能力分类相合”之基本计划而构成者。此等知识能力即:悟性、判断力及理性。逻辑依据此等心力之机能及顺序(此等心力通常包括于悟性之广泛名称中),在其分析的部分中论究概念、判断及推理。因此种形式逻辑乃抽去知识之一切内容(不问其为纯粹的或经验的),而仅论究普泛所谓思维之方式(即论证的知识之方式),故……继续阅读 » 尚仁 2年前 (2023-03-31) 599浏览 0评论0个赞
第二节 经验所以可能之先天的根据(此为第一版之原文)一概念,其自身既不包含于可能的经验之概念中,又非由可能的经验之要素所成,而应完全先天的产生,且必须与对象相关云云,此实极为矛盾而不可能者。盖因无“与此概念相应之直观”,则无内容;而对象所能由以授与吾人之普泛所谓直观,则为构成可能的经验之领域——即可能的经验之全部对象。并不直接与经验相关之先天的概念,仅为……继续阅读 » 尚仁 2年前 (2023-03-31) 332浏览 0评论0个赞
第二章 纯粹悟性概念之演绎 第一节 先验的演绎之原理一三法律学者论及权利与要求时,在法律行为中,分别权利问题(quid juris)与事实问题(quid facti);且对于二者皆求证明。应陈述“权利或合法要求”之权利问题之证明,法律学者名为演绎(de-duction)。有甚多经验的概念,绝无有人疑问行使之。盖因经验常可用为此类经验的概念所有客观的实在……继续阅读 » 尚仁 2年前 (2023-03-31) 342浏览 0评论0个赞
窦何列传(窦武、何进)◆窦武传,窦武字游平,扶风郡平陵县人,安丰戴侯融的玄孙。父亲窦奉,定襄太守。窦武年轻时以经术德行而著名,曾经教授大泽中,不涉及时政,名声显著关西一带。延熹八年(165),长女被选进宫中,桓帝命为贵人,任窦武为郎中。这年冬天,贵人立为皇后,窦武升任越骑校尉,封槐里侯,五千户。第二年冬天,授城门校尉。任职期间,征召名士,廉洁奉公……继续阅读 » 小尚 2年前 (2023-03-30) 294浏览 0评论1个赞
郑孔荀列传(郑太、孔融、荀彧)◆郑太传,郑太字公业,河南开封人。司农郑众的曾孙。年轻时有才略,灵帝末年,郑太知道天下会乱起来,暗暗地交结豪杰。家里很富有,有田四百顷,但是经常还没有饭吃,名声很大,山东一带都知道他。开始举为孝廉,三府征召,公车征,都不就。大将军何进辅政后,征用名士,任郑公业为尚书侍郎,升侍御史。何进准备诛杀宦官,想召并州牧董卓为帮手。……继续阅读 » 小尚 2年前 (2023-03-30) 315浏览 0评论1个赞
皇甫嵩朱俊列传(皇甫嵩、朱俊)◆皇甫嵩传,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人,度辽将军皇甫规哥哥的儿子。父亲皇甫节,雁门太守。皇甫嵩少年时有文功武略之志,好《诗》、《书》,学习弓剑驰马。开始被举为孝廉、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相继征召,都不去。灵帝时公车征为议郎,升北地太守。以前,巨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信奉黄帝、老子之道,收养弟子,跪拜陈述自己的过失,用……继续阅读 » 小尚 2年前 (2023-03-30) 748浏览 0评论0个赞
董卓列传(董卓)董卓字仲颖,是陇西临洮人。性情粗猛有谋略。年轻时曾在羌中游历,尽力和头领们结交。后来回家种地,众头领有来投奔他的,董卓为他们宰杀耕牛,和他们一块饮宴作乐,头领们感谢他的情意,回去后收罗到各类牲畜干余头来赠送他,从此他以勇健侠气知名。被任用为州裹的兵马掾,曾在塞下巡逻守备。董卓体力过人,佩带两个弓匣,左右奔驰发射,羌胡人都害怕他。桓帝末……继续阅读 » 小尚 2年前 (2023-03-30) 298浏览 0评论0个赞
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刘虞、公孙瓒、陶谦)◆刘虞传,刘虞字伯安,东海郯人。祖父刘嘉,为光禄勋。刘虞最初被举荐为孝廉,升任幽州刺史,百姓与蛮夷被他的仁德所感动,鲜卑、乌桓、夫余、秽貊等部族都按时朝贡,不敢騷扰边境,受到百姓歌颂。因公事被免官。中平初年,黄巾作乱,攻破冀州诸郡,朝廷任刘虞为甘陵相,安抚灾荒后的百姓,以俭朴为下属榜样。后升任宗正。后来车骑将军……继续阅读 » 小尚 2年前 (2023-03-30) 695浏览 0评论0个赞
纯粹理性批判 第一编 先验分析论先验分析论乃将吾人所有之一切先天的知识分解为纯粹悟性自身所产生之种种要素。在分析时首应注意以下主要四点:(一)此类概念须纯粹的而非经验的;(二)此类概念须不属直观及感性而属于思维及悟性;(三)此类概念须基本的又须严密与引申的或复合的概念有别;(四)吾人之概念表须极完备,包括纯粹悟性之全部领域。当一种学问仅在尝试状态中由概……继续阅读 » 尚仁 2年前 (2023-03-30) 788浏览 0评论2个赞